含量20-30%别名PAC规格粉末颜色黄色
工业级聚合氯化铝不可以用于食品加工,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杂质与有害物质含量
工业级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原料来源广泛且杂质较多,生产工艺也不像食品级那样严格控制,导致产品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杂质,如铅、汞、镉、砷等,以及其他有害物质。这些物质若进入人体,会在体内积累,对人体的神经系统、系统、生殖系统等造成严重损害,引发各种疾病,甚至有致癌、致畸、致突变的风险。
工业级聚合氯化铝的水不溶物含量相对较高,可能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沉淀或其他不良影响,不仅影响食品的外观和口感,还可能对人体消化系统造成机械性损伤。
质量标准与规范
工业级聚合氯化铝执行的是工业标准,如 GB/T 22627-2022,其质量指标主要是为满足工业应用需求设定,对杂质含量、微生物指标等的控制远不如食品级严格。
食品加工中使用的添加剂符合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,如 GB 1886.2-2015 等。使用工业级聚合氯化铝违反了相关食品安全法规,属于违法行为,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。
生产环境与卫生要求
工业级聚合氯化铝的生产环境通常没有严格的卫生控制措施,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污染物的污染,如生产设备中的油污、灰尘、微生物等。这些污染物可能会随着产品进入食品加工环节,引发食品安全问题。

聚合氯化铝的保质期一般受产品形态、储存条件等因素影响,具体如下:
固体聚合氯化铝
在未开封且储存条件良好的情况下,固体聚合氯化铝的保质期通常为 2 年左右。
这是因为固体聚合氯化铝相对稳定,只要保持干燥、避免受潮和与其他化学物质接触,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性能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。
液体聚合氯化铝
液体聚合氯化铝的保质期一般较短,通常为半年到 1 年。
这是由于液体形态的聚合氯化铝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,且与空气接触面积相对较大,容易发生水解等化学反应,导致有效成分含量降低,影响其使用效果。
如果储存条件不佳,如在高温、潮湿的环境中,聚合氯化铝的保质期可能会缩短。在使用前,建议检查聚合氯化铝的外观、性状等,如有异常,应进行质量检测,以确定是否还能使用。

长期储存的聚合氯化铝可通过外观、理化性质、性能测试等方面来判断是否变质,具体方法如下:
外观检查
颜色变化:正常的聚合氯化铝固体一般为黄色、淡黄色或白色,液体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状。若颜色明显变深,如变成深褐色,或出现其他异常颜色,可能已变质。
结块情况:未变质的固体聚合氯化铝应为松散的颗粒或粉末状。若出现严重结块,用手难以捏碎,说明可能因受潮等原因发生了变质。
沉淀与分层:对于液体聚合氯化铝,若出现明显的沉淀或分层现象,且经过搅拌也难以恢复均匀状态,表明产品可能已变质。
理化性质检测
pH 值测定:使用 pH 试纸或 pH 计测定聚合氯化铝溶液的 pH 值。一般来说,聚合氯化铝的 pH 值在 3.5-5.0 之间,如果 pH 值偏离这个范围较大,可能产品已变质。
氧化铝含量检测: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氧化铝含量,如采用络合滴定法等。若氧化铝含量明显低于产品标注的含量,说明产品可能已经变质,有效成分发生了分解或转化。
盐基度检测:盐基度是聚合氯化铝的重要指标,可采用酸碱滴定法等进行检测。盐基度发生较大变化,超出产品正常范围,表明产品的结构和性能可能发生了改变,已出现变质。
性能测试
溶解性能测试:取适量聚合氯化铝样品,按照正常的使用方法进行溶解。若溶解速度明显变慢,或溶解后溶液中有较多不溶物,说明产品可能变质。
絮凝效果测试:进行絮凝实验,将样品加入到含有一定悬浮物的水样中,观察絮凝效果。如絮凝速度变慢、絮体细小且松散、沉淀效果不佳,与正常产品的絮凝效果相差较大,表明产品可能已变质,影响了其在水处理等应用中的性能。